科技处
首页
    科技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动态>>正文
    我校马院王飞教授研究成果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作者: 日期:2024-06-25 点击量:
    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飞教授发表在《甘肃社会科学》(双月刊)2024年第1期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公营商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因应》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月刊)2024年第4期转载。
    文章立足于党中央实施调查研究的时代背景,从历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公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详细爬梳了党中央对陕甘宁边区公营商业发展情况的文献资料。文章分为六部分:“因时而生:边区公营商业的起源与出现;探索中前进:边区公营商业的发展与壮大;效益考量:边区公营商业利润调查;各自为政:边区公营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度完善:边区公营商业改革整顿;结语”。
    文章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商业在党的领导下,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日趋壮大,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典范,彰显了商业贸易在抗战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作为边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营商业数量虽然不多,但因其资本集中、一元化领导等优势,承担着保障边区物资供给、调剂物价、稳定市场的关键作用,为边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文章强调,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公营商业是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展壮大边区财政金融、支援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因过度强调分散经营,陕甘宁边区公营商业一度呈现盲目自流发展状态。 经过强化统一领导、提升员工素质、减少投资、健全管理制度等改革后,边区公营商业实现了由盲目到自觉、被动到主动、自流到集中的转变,呈现出统一领导、有序发展的良好状态。 边区公营商业的有序发展,使其有效承担起保障供给、调剂有无、组织工业原料、推销工业产品、积累财政资金等职责,在经济上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有效保障了物资供给。边区公营商业在平抑边区物价、稳定商贸市场等方面亦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抗战时期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悉,该文章同时被《文摘报》2024年3月13日第6版摘要。
    新闻小贴士: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创刊于1984年,原名《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由原中央教育部决定创办,并委托上海市主办,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等六所高校联合编辑出版。杂志社设在上海师范大学。2003 年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或体现新观点、新思路、新材料,提出或解决相关学术问题的优秀论文,以及学科研究中具有前瞻性、探索性或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前沿成果,重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与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联系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优秀成果,以活跃理论学术界的探讨研究,为国家、地方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被誉为中国哲学社会届权威的“三大文摘”。


    关闭